为何迷茫困惑?做的太少 想的太多

访客 2小时前 阅读数 7 #区块链
文章标签 前沿文章

最近行情低迷。每当行情低迷时,许多人就陷入迷茫、困惑。惑者,英文Doubt也。

为何迷茫困惑?做的太少 想的太多

市场有黑话,曰FUD。FUD者,英文Fear(惧)、Uncertainty(疑)、Doubt(惑)之首字母缩写也。

惧是恐惧。这是让人害怕的消息。比如“某国即将出台严厉的监管政策”、“某项目创始人被调查”、“这个代币技术有致命漏洞”等。

疑是疑问、狐疑不定。这是让人生疑的消息。比如“听说项目内部出了问题,具体还不清楚”。

惑是困惑、怀疑、失去信心。这是让人失望的消息。比如“你真的相信这事能成/市场还行吗?我觉得没希望/不行了”。

操盘手常常散布FUD消息以图影响市场情绪,便于在自己的操作方向上获利。其目的不是通过理性的辩论来说服别人,而是利用人性的弱点来操纵情绪和行为。

人有七情六欲,人本能上会趋利避害,这就很难不被FUD。

在大局势很不明朗,甚至乌云密布的时候,不需要别人FUD你,你自己内心怕得要死,就会FUD自己。

只有内心强大、意志坚决、信仰坚定的人,才能在这种低谷期对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坚信不疑。

不过,有人是内心真的坚强,有人却是表面装作坚强。

内心真的坚强的人,一定不只是嘴上信心十足,而是真的在动手实干,在付诸实际行动。

教链的经验是,迷茫困惑的原因多数时候只有一个,那就是做的太少而想的太多。

这里的“做”不是指无计划地胡乱交易,甚至报复性交易,而是指亲自动手做点儿具体的事情。

事情一不必在乎大小,二不必和市场有关,三不必在乎回报和收益。

哪怕是做饭呢,也是很不错的一件事。

亲手用心做一顿好饭,伺候好自己的胃,吃完之后,浑身上下通体舒畅,感到一种治愈的力量,这未尝不是把命运齿轮悄悄拨动。

哪怕是学习一个很小的技能呢,比如自制冷钱包,或者学会编写markdown文件。

那种学会之后的获得感,足够让人内心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再不起眼的行动派,都会比空想、空谈要前进得更快,而且快得多。

我们唯一能把握的,是现在做什么,而不是未来得到什么。如果你期待以未来确定性的回报作为现在去做的条件,那么你终将碌碌无为。

只想不干一场空。只谈不做也是一场空。

这个世界根本就不围着你的主观意愿转。

觉得自己一动脑筋,或者说出想法,想法就回自动变成现实,这样的人是还没长大的孩子。

只有孩子的世界里,才会有静悄悄地帮助他实现愿望的圣诞老人。

觉得自己只要嚎啕大哭一场,就会有人来安慰,甚至把玩具塞到手里、把棒棒糖放到嘴里,只为哄他开心,这样的人也是没长大的孩子。

成人对现状的抱怨,就像孩子的哭闹,本质上是能力不足以满足欲望,而又不知道如何正确表达,或者不愿意诚实面对自我,承认自己能力不足,或者欲求不满。

能力,是改变现状的能力。欲望,是改变现状的欲望。

能力包括意愿。有意愿去做,能力才有用。缺乏意愿,顶多称得上潜力,根本就谈不上有没有能力。

很多人只敢停留在嘴上夸夸而谈,却总是不愿或不敢动手,也有如那句阿拉伯谚语所说的可能性:

不要轻易展现自己的实力。因为你一旦展现了自己的实力,别人就会发现你没啥实力。

于是,只有两条路可以走。

要么退一步,降低自己的欲望。有多大意愿和能力,就把欲望控制在这个水平上。所谓知足者常乐。

要么进一步,那就要去动手,去做事,去真抓实干。

干,才能前进。

不干,永远在原地踏步。

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

教链忽然想到,最近讨论弱私钥随机性缺陷问题,谈到计算机算法无法产生真随机,因为它无论怎么运算,都不能增加信息熵。

也许人脑也一样!

躺在床上胡思乱想,或者坐而论道,是不能增加熵的。

读书获取新知识,或者接触新的人,从新的人那里获取新知识,也可以为自己输入熵,但如果你是站在整个人类的最前沿,探索的是人类未至之境,那么,这些向同类取经的办法也变得不可行了。

只有动手做事,无论是什么事,都能给大脑引入外部熵源,从而给自己这个系统注入更多的熵。

更多的熵,才能带来更多的新思路,激发更多顿悟,重塑认知,最终产生更多可能性。

命运之旅才在更多可能性中,悄然分叉。

扎根大地,我们便会获得更多信心。

动手实践之间,惧疑惑皆烟消云散。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