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神恩
流动性泛滥时代,比特币正成为法币洪流的终极诺亚方舟。
在近日的韩国KBW 2025峰会上,BitMEX联合创始人、Maelstrom首席投资官Arthur Hayes再次抛出震撼观点:到2028年,比特币价格可能飙升至340万美元。
这个数字听起来像是疯了?但当你理解他背后的逻辑,你会发现这可能是对全球货币体系崩溃的理性预警。
Hayes直指问题核心:特朗普政府正在推动美国重返1940年代的“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政策。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为融资战争,与美联储合作操纵债券市场,将10到25年期的国债利率限制在2.5%。现在,同样的剧本再次上演。
美国联邦债务已突破40万亿美元大关,利息支出占GDP的4.2%。在这种情况下,财政部通过发行国债和调整回购利率的操作,实际上在向市场注入远超美联储QE规模的流动性。
Hayes预测未来三年美国将迎来巨量信贷创造,规模可能达到15.2万亿美元——相当于疫情期间信贷扩张的3倍以上!
这笔钱从哪里来?特朗普政府正在推动两个关键政策:降低短期利率和实施收益率曲线控制。
这波信贷海啸的背后推手是美国再工业化进程加速和地区银行信贷扩张能力恢复。换句话说,美国要重建工业基础,需要天量的钱。
Hayes采用“每美元信贷创造对比特币价格涨幅”的模型进行推算。
疫情期间的斜率是:每创造1美元信贷,比特币价格上涨0.19美元。计算公式很简单:11.5万 × (1 + 0.19 × 15.2万亿美元信贷增长) ≈ 340万美元。
虽然Hayes自己也坦言“这个数字听起来很荒谬”,但他强调比特币迈入百万美元时代的基本趋势已经确立。
当全球法币流动性泛滥时,固定供应量的资产将迎来爆发式上涨。比特币仅有约2100万枚,机构通过ETF已吞下125万枚(占流通量6%),而减产后每年新增仅16万枚。
这种稀缺性是其价值飙升的基础。Hayes解释说:“当各国央行疯狂印钞救市,比特币的2100万枚固定供应就是诺亚方舟”。
在全球法币信用崩塌的大背景下,比特币的固定供应使其成为对抗货币贬值的理想工具。
市场聪明资金早已布局:
MicroStrategy(已改名Strategy):已囤63.2万枚比特币,成本价7.3万美元,越涨越买
渣打银行:重申2025年底20万美元目标,预计机构买入加速
国家层面:特朗普考虑用没收资产建比特币战略储备
链上数据:比特币长期持有者持仓占比超80%,流动性被疯狂抽干!
Hayes的预测不仅基于美国政策,还考虑了全球资本流动变化。他认为外国资本投资模式的转变将为比特币创造有利环境。
“比特币是全球资本离开美国及其他地区时,最完美、也是唯一的救生艇”。
如果外国投资者不再投资美国国债,美联储将需要采取量化宽松措施,这可能会无意中使比特币作为一种非通胀资产类别受益。
尽管Hayes的预测大胆,但他也坦诚表示“我几乎百分之百确信这不会发生”。他的目标并非精准预测,而是确认方向:在持续货币扩张背景下,比特币仍是最强赛道。
比特币投资仍然面临巨大风险:波动性、安全漏洞和政策反复构成三重风险。监管虽在放松,但黑天鹅事件可能引发腰斩式暴跌。
普通人如何应对? 只玩“有监管背书的赛道”,警惕“伪稳定币陷阱”,看懂“政策信号的窗口期”。
达利欧在新书《大周期》中警告,美国债务规模已达年收入6倍,利息支出占预算缺口50%。他建议投资者将15%资产配置黄金,5%配置比特币。
但比特币可能比黄金更有优势:你不能用黄金秒级转账,也不能指望美债在政治僵局中保值。只有比特币真正做到了自由、无审查和抗通胀。
当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已突破9万亿美元,日本央行持有的国债规模超过GDP的260%,我们正站在货币史的分水岭,旧秩序的崩塌与新体系的诞生往往相伴而行。